2025年6月5日,《中国应急管理报》第五版以《创新治理方式呵护城市活力——江西抚州市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消防治理侧记》为题,报道江西抚州消防治理工作,全文如下:
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业态多元、产权分散,虽然是城市经济活力源泉之一,但消防管理薄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面对这一难题,江西省抚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应对,推出一系列举措,推动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消防治理实现三大转变,探索出一条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消防治理新路。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虽然有参加过消防技能培训,但不经常巩固也容易忘,真遇到事就麻烦了。现在扫个码,连新手都能快速上手!”5月27日,临川区硕丰中心2号楼某服装店负责人一边说一边拿着手机扫描灭火器上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刻弹出“提拔握压”的操作视频。
这是该市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消防治理从传统迈向智慧的一个缩影。
硕丰中心2号楼有服装、餐饮、教培、娱乐、美容、健身等六大业态,是典型的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过去,这类场所业态复杂、产权分散,消防管理依赖人工巡查和纸质记录,消防设施标识不清、火情响应滞后等问题频发。抚州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万强说:“曾经有商户因没及时使用灭火器,导致小火拖成大火,损失惨重。”针对这一情况,该支队决心通过智慧赋能,减少“小火酿大灾”的局面。
如今,在作为治理工作试点对象的硕丰中心2号楼,41家商铺的消防设施均贴上“电子身份证”,扫码即可获取操作指南和维保信息。楼内还安装了10套一键报警装置,触发后,全楼的声光警报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
“科技让消防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万强说。智慧消防体系不仅覆盖硬件设施,还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消防设备状态,隐患自动预警,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从无人管到全天候值守
5月25日23时,在临川区英伦口腔医院的消防控制室内,值班员李明紧盯大屏幕。屏幕上,一半是医院自身的防火信息,另一半却显示着马家山文化商贸广场的消防水箱水位、烟感报警状态等实时数据。
“以前马家山文化商贸广场连值班的人都没有,消防设备也瘫痪多年。”李明说。针对这类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出现的无人管、不会管难题,该支队牵头制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微型消防站实行三班两运转,专职人员全天候值守;消防控制室迁至有人场所,值班员持证上岗;商户签订责任书,明确谁使用、谁负责。
今年3月,通过该支队协调,该商贸广场附近的营上巷社区主动承担物业责任,并成立消防安全小组,建设“社区 消防”工作室。同时,该商贸广场各商铺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共同负责广场公共区域消防安全,并将商贸广场的消防控制室迁至英伦口腔医院,由医院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岗。
在该支队的指导下,该商贸广场争取到相关维修资金,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差点荒废的广场,如今被成功盘活了,来广场逛街采购的人越来越多了。”该商贸广场消防安全小组组长徐芳说。
此外,该支队制定防火巡查记录和每日防火巡查台账制度,将防火巡查、防火检查与隐患整改作为保障消防安全的关键环节。
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治
“货物堆放不堵路,疏散通道时刻通。”“电动车严禁进入仓库,杜绝违规充电。”5月27日,广昌县莲都国际农博城内,广播循环播放着消防安全提示。
该场所集仓储物流、农副产品、农资及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双创基地、儿童游乐互动教育基地、生态特色娱乐健身街等多功能于一体,曾面临行业种类较多、消防管理制度难以统一、商户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难题。
在该支队的指导下,广昌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农博城的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精准滴灌式宣传。
针对仓储物流、小型加工厂、服装制衣厂等场所,物业管理企业加强日常消防巡查工作,建立日巡查、周会商、月总结机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反馈商户整改,如不能及时解决,由广昌大队统一制定方案进行整改。
广昌大队在农博城重点区域打造常态化消防宣传阵地,通过固定宣传栏定期更新消防法规和火灾案例,并利用广播系统每日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同时,该大队联合物业每月组织商户开展消防演练,重点培训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使用。
“现在大家的消防意识明显增强,有问题商户之间还会互相提醒。”农博城商户老张深有感触地说。这种“物业吹哨、部门报到、商户参与”的基层协同共治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消防管理痛点难点,更促使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格局逐步形成,为基层的稳定与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