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中国消防》杂志《时代先锋|“火焰蓝”闪耀青春之光》栏目,报道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解放路消防救援站团支部书记周国俊优秀事迹,全文如下:
有这样一群人,以青春之姿,闪耀着奋进的光芒;有这样一些集体,以团结之力,凝聚成璀璨的星河。日前,共青团中央公布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中,消防救援队伍17个集体、30名个人光荣上榜。他们中,有扎根一线、冲锋陷阵的救援尖兵,有默默奉献、守护平安的贴心卫士,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楷模。翻看着长长的受表彰名单,我们选取3个集体和2名个人,通过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炽热的青春力量。
赣东北的“突击队”
火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
“作为青年消防员,没有良好的体能和实战技能,到了火场怎么去救人?”这是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解放路消防救援站团支部书记周国俊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解放路消防救援站团支部成立以来,以无畏热血、创新实践和为民初心,守护着这片充满红色记忆土地的安宁,刻下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青春印记,近日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在这里,每名青年指战员都有这样的意识:唯有练就高强本领,才能更好地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春日清晨,信江新区某酒店楼梯间里,10余名消防员正负重30千克攀登10层高楼。这是老班长张玉葛独创的“负重登楼段位制”训练法。该训练法将训练成绩划分成青铜、白银、黄金、钻石、王者5个段位,队员们达到黄金段位以上,即可获得相应奖励,段位越高,奖励越丰富。
“该训练法不仅让队友们得到有效锻炼,还充分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张玉葛说。
“没有训练场地,我们就去上饶市奥体中心,先是绕操场跑3000米,然后背上7.5千克重的空气呼吸器跑5000米,接着是400米综合体能操……”消防员戴强兴说。
体育场满足不了指战员的训练需要时,云碧峰的山山峁峁就成了他们的另一个训练场。团员青年们背上空气呼吸器,2人一组,沿着好汉坡的步行梯,一走就是几个来回。汗珠顺着脸颊、后背流下,浸湿了衣服。
高强度的训练提高了消防救援人员的业务能力,解放路消防救援站人人练就一双“铁脚板”和两条“飞毛腿”。在近2年上饶市消防救援支队的4轮岗位练兵比武中,2次斩获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在历次考核中,青年团员们的体能、业务优秀率均达到100%。
“救人!快!”2024年4月21日深夜,在信州区茅家岭街道,1名女子因家庭矛盾翻越楼顶护栏,意图轻生。消防员周志韩与其沟通时抓住机会,瞬间扑出,手如铁钳般扣住女子手腕。在队友协助下成功营救该女子,尽管右腿被刮伤,他却笑道:“腿伤能愈,生命只有一次。”
2019年6月下旬某天晚上,沪昆高速公路上饶往玉山方向有一辆大巴车侧翻,消防员易辉挤进变形的车厢,以血肉之躯撑起钢铁支架,救出生命垂危的老人。
每一次抢险,都是与生命赛跑。近3年,这支青年队伍累计接处警3486起,解救被困群众1154人,疏散转移2567人。
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重点单位多、火灾隐患多的实际,团支部带领青年们主动走进街道、社区、学校、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宣传活动200余次,深入辖区单位开展熟悉演练600余次,开展疏散演练100余场。每年开展红门开放活动80余次,组织辖区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等参与活动,受教育群众达3万余人次。
“把竭诚为民刻进骨子里!”是周国俊对团员们的叮嘱。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已成为这片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
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解放路消防救援站团支部的青年们以“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亲人”的子弟兵情怀,不忘初心和使命,凝聚力量、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用忠诚履职守护“大美上饶”的安宁。
